(原标题:滴滴醉酒乘车数据首次公布 司机成“弱势群体”?)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那么醉酒后打车是否也需要注意安全呢?
近日,网约车出行平台滴滴发布了一份《醉酒乘车安全透明度报告》(以下简称《醉酒安全报告》),揭示了超过一半的司乘冲突投诉都是乘客醉酒引起的,由此导致的肢体骚扰冲突中,八成的受害者都是司机。
滴滴提醒,“酒后不独行,亲友要陪同。”今年以来,滴滴已经陆续发布了四期《安全透明度报告》,公开网约车安全运营情况,并邀请社会各界对醉酒乘车等场景安全治理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
乘车醉酒更易引起纠纷
12月5日,滴滴发布了第四期安全透明度报告《醉酒安全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一至第三季度,滴滴平台共收到醉酒乘车引发的投诉3.7万件,相当于每10分钟就要处理一起醉酒投诉。
醉酒投诉中,有的来自乘客,有的来自司机,有的乘客吐在车内,有的到目的地后昏睡不醒,有的产生言语冲突,有的导致肢体冲突甚至违法犯罪。
今年前三季度,滴滴接到的所有冲突投诉中,由乘客醉酒引发的共4479件,占比将近一半。绝大多数情况下,司机成为“弱势群体”,超过八成的案例都是司机投诉乘客。
此外,由醉酒引发的性骚扰投诉有1170件,占同期安全类投诉总量0.14%。其中,大部分是言语骚扰投诉,在少数的肢体骚扰投诉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司机投诉乘客。
由于醉酒场景下,司乘冲突频频发生,滴滴针对醉酒乘车推出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并建议醉酒乘客打车时让清醒的亲友陪同出行。
今年8月,滴滴在全国上线了醉酒报备功能。自此,乘客醉酒引发的肢体骚扰投诉占性骚扰投诉总量的比例从之前的三成左右,快速下降到不足两成。
目前,司机日均报备乘客饮酒11万订单,其中52%是深夜报备。乘客日均报备自己饮酒8.6万订单,只要是乘客报备的订单,都实现了肢体骚扰投诉零发生。
从场景看,男司机接男乘客的司机报备率最高,女司机接女乘客的司机报备率最低。从时间看,深夜(晚上11点至次日5点)报备率整体高于非深夜报备率。从性别看,男司机比女司机的报备率高。滴滴进行的用户调查显示,98%的乘客认为醉酒报备有必要。
酒后不开车,开车叫代驾。在代驾方面,滴滴报告发现,目前仍有少数车主不顾交通安全,中途强行要求代驾司机结束订单。据统计,大约有1%的订单因异常情况中途结束,甚至有的醉酒车主情绪激动,中途将司机赶下车后,自行酒驾造成严重事故。
针对这一难题,滴滴发起了公众评议投票。结果显示,86%的用户支持代驾司机在车主强行酒驾的情形下主动报警。
滴滴要求,代驾司机作为服务者尽全力劝阻醉酒车主不要酒驾,同时也呼吁饮酒车主,酒后出行,安全第一。
持续整改安全问题
自去年9月启动安全自查和整改以来,滴滴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
滴滴今年曾对外公布,2019年公司预留安全经费投入预算超过20亿元。截至今年7月,滴滴安全工作团队已扩充至2548人,梳理、查找、整治103个安全隐患。
今年9月24日,滴滴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了《滴滴网约车安全标准》。据了解,由于目前国家层面及行业层面均未制定针对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的专门安全标准,滴滴出行此次发布的企业标准是网约车乃至整个出租车行业内的首个安全标准。
与安全投入相匹配的是一系列安全功能的升级。滴滴在今年10月的“安全攻坚一周年”发布会上称,滴滴已更新和上线了20余项安全功能,包括设置紧急联系人、分享行程信息、异常停留安全提醒、使用“选择路线”、报备“醉酒”信息等。
滴滴方面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98亿名国内用户添加了紧急联系人,这一数字与去年9月的“不足3千万”相比,增长了5倍多。而使用黑名单功能的用户数量也达到了2200多万。
滴滴还与警方加强了合作,目前98%的调取证据工单都在10分钟内完成,平台上的案件破案率保持100%。
同时,滴滴将最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上。据了解,滴滴正运用AI人脸识别功能对司机进行人车一致验证,人脸不符的司机将被永久停止服务。同时,司机端行程录音功能已覆盖所有订单,录像功能覆盖约四成订单,录音录像数据全程加密。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但滴滴报告坦言,醉酒等场景的安全治理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
今年6月以来,滴滴陆续发布了四期《安全透明度报告》,前三期分别为《2019年第1季度车内冲突安全透明度报告》、《2019上半年滴滴与警方共筑安全六项进展》以及《2019第1季度滴滴协助寻找“失联”用户数据透明度报告》,以接受公众监督和意见反馈。
网约车主动透明的态度引起了公众的积极响应,滴滴数据显示,目前已有数十万用户和平台互动,参与了平台安全规则的制定。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刘远举表示,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任何措施都不能保证100%的安全,安全也不能只靠某个平台,公众和其他部门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财富中国网-www.caifcn.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