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随大桥一起畅通的,还有4G网络。世纪工程的完美建成,少不了稳定可靠的通信保证。据现场实测,由中国铁塔牵头承建的港珠澳大桥公网通信工程已全部完工,大桥、海底隧道、东西人工岛全程实现了4G信号覆盖,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的4G网络测试结果均是全优。
“通信项目已通过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的网络验收测试。”中国铁塔珠海市分公司总经理冯程说,信息“大桥”与港珠澳大桥实现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经测试,在港珠澳大桥深达40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内,手机上的4G网络信号依然满格。中国内地三大运营商在该桥实现覆盖,持有香港及澳门电话卡的港澳居民,在开通内地营运商的漫游服务后,即可在桥上使用。
但是,在港珠澳大桥上,我们没有看到以往高大粗的通信塔,那是因为所有的通信设备都“隐藏”在大桥的流畅和壮美之中。据中国铁塔珠海市分公司项目经理杨凯介绍,此次港珠澳大桥公网通信工程创新采用了综合解决方案,“共建共享成效优”是其最大的亮点。主要在于铁塔公司提前介入了大桥设计方案,在公网通信建设上全部利用桥体龙门架、机房、管道、电力等大桥自有资源,保持了大桥本身设施资源的完整和优美。比如,在桥梁主体中,采用共享大桥门架资源方案,共利用25个龙门架安装了高增益天线。
共享的效益还体现在“一家建设多家使用”方面。铁塔公司在大桥上建设的公网通信设施已供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100%使用,并实现机房共享率为100%,杆塔共享率为100%,传输及电力配套共享率为100%。同时,共享后的投资比不共享各自建所需总投资节省约60%,建设周期缩短了65天,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及社会效益。
要将基站设施完美融入大桥,在大桥之上再搭建一座信息“天桥”,这并非易事。从港珠澳大桥公网通信工程从需求承接到工程完结共历时三年零两个月,设计难度和建设复杂程度在整个行业都从未遇到过。
据杨凯介绍,港珠澳大桥工程包含桥梁主体、隧道、人工岛三种覆盖场景,每种场景的交付历程都极为艰难。
“桥梁覆盖项目建设对安全要求特别严格,并且海上作业和陆地作业完全不同,台风、水面反光造成晕眩,这些情况都要考虑到。相比之下,日晒、雨淋这些都是小儿科。”在长达22.9公里的桥梁主体工程中,通信建设的“拦路虎”是高温和大风。港珠澳大桥连接两岸三地,海平面信号不易控制,漫反射严重,干扰强烈,且海上天气阴晴不定、风云变幻,这对长期陆地作业的通信施工人员来说挑战极大。
而6.7公里长、40米深的海底隧道如神龙入海,桥体箱梁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绝,高温缺氧,且对装饰物成品保护要求非常高,施工难度非常大。铁塔公司采用泄漏电缆+对数周期天线的覆盖方案,覆盖了上、下行车道共计13.4千米。
东西人工岛的岛屿面积,均为9.8万平方米,每个岛屿采用2个室外宏站和室内分布进行覆盖。难点在于岛上对建筑物的外观要求极为严格,不允许在主体建筑上有突兀的附加物,且全岛为混凝土建构,不能在地上重新做杆体。经过各方充分讨论,利用了岛上边缘的泵站进行基站架设,结合室分覆盖,实现了全岛无死角的全覆盖,同时通过室外基站,对周边海域进行了海上覆盖。
同时,港珠澳大桥屹立于海面,所有外露设备均需抗17级大风(台风天鸽为15级),所有金属物品除了镀锌处理外,还需要刷舰船漆,防止盐雾的长期腐蚀。继去年“天鸽之后”,在刚刚过去的今年最大台风“山竹”吹袭下,港珠澳大桥通信设施完备无损,其设计方案、建设质量再一次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对于通信建设者而言,港珠澳大桥公网通信工程就好比是身与心的一次历练,中国铁塔珠海市分公司参建者沈蕾说,“回首那段时间流下的汗水,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子,真的是心怀感激,很珍惜这样的经历,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这件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也向国际上证明了我们大国的实力”。
【财富中国网-www.caifcn.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